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8-12-03 浏览次数:832 来自: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大国小农,是中国农业的基本面。

       数千年来,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小户经营为主。即使在现代农业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我国土地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仍有2亿多户,约占农户总数的97%,占全国耕地总面积82%,户均耕地面积5亩。据测算,到2050年,我国仍将有约1亿户小农户,他们经营的耕地面积比重约为50%。因此,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小农生产仍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正是在此国情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今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如何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要解决农村贫困、实现农民增收,就要借助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把个体分散的小农户整合起来,与现代农业发展接轨,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小农生产的现实与局限,决定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现代农业将带领小农户迈向大农业。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认为:农户耕种的承包地面积共计11.8亿亩,占86.1%,仍承担着我国大部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任务;农村为二三产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小农户是生成规模经营农户的重要载体,全国5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农户402.1万户,基本源于承包农户。

       与此同时,小农户也面临着挑战。一是,老龄化、兼业化严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50岁,60岁以上的比例超过24%,兼业农户比重超过3/4;二是,小农户难以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和城乡均衡发展。

      “现代农业要求大生产、大物流、大市场。而小农户占有土地、装备等资源少,土地细碎化又导致其组织成本高、融资能力弱,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强,依靠自己打破农业生产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天条件和动力不足。”

发挥企业的带头作用,企业是小农业步入现代农业的纽带。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要解决农村贫困、实现农民增收,就要把个体分散的小农户整合起来,与现代农业发展接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表示,广大企业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拉长产业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带动广大农户脱贫致富。

       刘奇副会长认为:“小农户与现代化的衔接,主要表现几个方面:现代思维、现代意识、现代技术、现代设施、现代管理、现代服务、现代金融、现代人才等。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小农户要绑到龙头企业这个航空母舰上才能避风浪;产业链的衔接,单家单户很难,只有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才能衔接;与多功能农业开发衔接,小农户很难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开发拉长产业链。”

小农户要走向现代农业,企业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农户和企业完全可以构建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实现双赢。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带动小农户提升自我,包括技术、思维和品质能力的提升,连接一个农户就是自己的资源,这个资源可以变成资产和资本。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走在市场的前列,可以把控市场发展的走势。

       探索多种合作形式,让企业和小农户“双赢”。

       小农户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一、企业+农户: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

       二、新型合作社:涉农企业牵头,为成员现代化农业产供销全过程服务;

       三、专业技术协会:通常生产企业牵头,为成员提供生产全过程技术服务;

       四、大型生产企业合作式生产。

       广东的企业温氏集团,首创了“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模式。广东省扶贫办副巡视员宋宗约介绍,目前,温氏已在贵州省发展了11个分公司,养猪规模达440万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此模式,广东省扶贫办副巡视员宋宗约解释说:“公司提供种苗、饲料、药物保健和技术服务,由家庭农场统一规划的场地进行养殖生产,公司确保产品保价回收,确保农场主的合理平均利润。这一模式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公司与农户联结为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认为:“要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年我们讲“公司+农户”,较早的就是温氏模式。温氏股份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在全国率先创立了一个办法,这个应该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当然除了“公司+农户”以外,其他的新型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特别注重从传统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高校毕业生中就近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提升小农户、带动小农户的有生力量。”

       资本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本下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企业和资本下乡,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企业能够较大限度将现代要素带入农业生产领域,从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而当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时,必然与农业生产领域原生的小农户发生关系,并会形成多种关系模式,包括完全替代、部分替代和共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认为,建设性的、融入式的共生发展才是小农户真正需要的资本下乡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邓大才说:“不仅发展农业,也建设农村,还培育农民,还参与到村庄的治理。发展农业培育和使用农民,也促进农村的发展,搞搞水利、道路等,投入设施建设。他们带动了周边农村的乡村建设,这个模式我觉得是高级的企业资本下乡的模式。企业是乡村振兴难以替代的重要的主体,资本是乡村振兴具有活力的重要的动力。不要排斥它们,要把它们引到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当中来。”

       小农户如何接轨现代农业,融入大农业生产,是一个关系到全民利益的大事,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过程,对其探讨也将是多角度与长期的。除了上面专家们讲的发挥企业纽带作用、发展多种合作形式、资本下乡助力等方面,有专家也提出了另外六条建议:

       一是将专业服务规模化作为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主要举措,发展产业链上的各类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二是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完善两者利益的联结机制。

       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农民社区合作组织,提供综合性社会化服务,培育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组织。

       四是重视对小农户的培训,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强化对农村各业领头人的培训,提升小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

       五是改善小农户生产条件,加大对“耕地宜机化”和村庄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

       六是加大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扶持力度,拓展小农户生产的增收致富渠道,鼓励发展电商经济。

       七是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的保费分担机制,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互助组织,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水平。

       总之,要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就要面对大国小农的现实,强化以小农户生产经营增收为导向的社会型政策,促进小农户深入参与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来,实现广大普通农户的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发展。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营 英雄之菜 预制菜 前置仓 供应链 绿色金融 进出口贸易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772000723

CopyRight ©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杨凌绿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9993号-1